主页 |艺术生平 |精品大观 |传世墨宝 |画竹圣手 |名家评说 |翰墨情缘

您现在的位置: 柳子谷纪念网>> 艺术生平>>柳子谷生平事略(三)
柳 子 谷 生 平 事 略(三)
郎绍

   1957~1958年间,柳子谷与画家满健合作,创作了巨幅长卷《抗美援朝战争画卷》。“二次战役”是朝鲜战争中震惊世界的大战役,此图则是迄今唯一以横卷形式描绘这一战役的史诗性作品。柳子谷在卷首题:“战争正义全无敌,画卷长存此理真。弱能胜强小胜大,中朝血肉万年春。”作品的构思和草稿主要出自满健,他有朝战的经历,熟悉志愿军和朝鲜的山川,但自感驾驭笔墨的能力不够,于是寻到老画家柳子谷,请他落墨完成。老少两代长达两年多的成功合作,还有一个意料之外的收获——满健与柳子谷的女儿柳咏絮(亦为画家)喜结连理。但没有想到的是,1959年长卷在沈阳展出并引起震动后,作品本身和记者的采访却不能发表,他的政治与艺术热情再一次被“冷冻”。直到约30年后,这一历史巨作才得到认可,重见天日。

点击放大

    “文革”初期,柳子谷遭遇三次抄家,珍藏几十年的绘画作品乃至家庭生活照片被掠劫一空。打倒四人帮多年之后,所抄物品仍未归还。这是新华社记者为之呼吁而写的“内参”

    1962年,经张书旂的堂弟、老干部张纪恩介绍,柳子谷到山东艺专任教。60年代初,知识分子政策相对宽松,柳子谷始有机会参加一些艺术家的社会活动,如1962年应美协山东分会之邀到青岛度假,并与受邀的国内著名画家研讨国画创作,会见了李苦禅、王雪涛、郭味蕖并与他们共同作画等。这时期,他在教学中也比较放得开,能在课堂上直抒自己的绘画主张。但好景不长。“文革”开始后,他被斗、被打、被抄家、被赶出学校。在一间8平米的斗室,老夫妻蜗居十余年,他的学生杨耀记述70年代后期去看柳子谷的情景说:“我们进屋后,先生欲从藤椅中站起。却又佝佝然不得站立,师母则挤立在床桌之间的狭缝中,对不能亲自开门相迎表示歉意。为了能使我们坐下,几经挪动桌椅才勉强挤坐在南窗下的床沿上……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年过七旬的柳子谷仍作画不止,小屋里“摆满了完成与未完成的画作”。同在这小屋里,他还写出了“一杆硬似铁,顶住狂风雪”(《题画竹》)和“一种高风万世仰,梅园长忆最亲人”(《梅,悼念周总理》)及“多画竹枝作扫帚,灰尘扫尽宇寰清”(《春节》)这样的诗。

    进入新时期,柳子谷和他的艺术逐渐被重新认识,他的名字出现在新编的艺术辞典中,其画作也陆续得到出版。80年代初,山东电视台和辽宁电视台分别拍摄了《柳子谷的绘画艺术》专题片。年逾八旬的老人似又焕发了青春,表现出新的政治和艺术热情。他在一幅《竹图》上写道:“八十初春画竹枝,生逢大有作为时;老竿犹有冲天劲,揽月九天向往之。”1980年春节过后,他在《中国新闻》发表文章《故园春色好,头自亦归栖》,劝他在台湾的“老上司、老同事、老朋友”为中国的统一作贡献;同年,又为电台“爱国一家”节目写了《怀念画师张大千》和《回忆好友张目寒先生》二文。1985年,他将巨作《抗美援朝战争画卷》赠军事博物馆。
    1986年1月向云南老山前线将士赠画,当月21日,柳子谷逝世。终年85岁。
    纵观柳子谷的一生,可知他是一位深具爱国心,社会责任感很强的艺术家。

----摘选自《谈画未敢忘子谷》

     1983年山东省有关部门拍摄柳子谷与夫人切磋绘画的照片并制成彩色图片,用以对港、澳、台的宣传。



点击放大

    1996年,在柳子谷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有关部门为纪念
这位卓越的爱国主义画家,成立了“柳子谷先生遗作展暨
纪念活动筹委会”





1996年乔石委员长参观柳子谷的遗作展



01 02 03 页  

返回顶部

关于网站版权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加入收藏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liuz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kes.net.cn 客中文网络主办
技术支持

Designed by kes.net.cn 客中文网络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