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谷年谱

:子谷参加的社团

王 震 柳明湖 整理

    1901127  柳子谷生于江西省玉山县下镇乡柳村塘尾一户书香家庭。父亲系前清秀才,乡间郎中;母早丧,由祖母抚养。4岁即随父亲读书,自幼酷爱绘画,自学《芥子园画谱》,悟性极高,深得其精髓,15岁便以工书善 画闻名乡里。

    1919年只身赴南昌探求新知;以笔会友,结识了同在省城读书的傅抱石。

    19233  为求学转赴上海,寄宿在同乡家,白天就读于大同中学,晚上及假日多用来访师会友,浏览书店,或给朵云轩、九华堂、九裕堂、五星记等扇面庄绘扇面及美术小品以维持生计。形单影只,少衣短食,曾写诗自嘲这段生活是:“身穿破衣烂鞋,怀揣干粮半截。”尽管生活拮据,仍以“取财有道”自信自律,曾作诗日:“取不伤廉让水泉,襟怀未许俗尘牵;胸有修竹卖无尽,不使人间造孽钱。”

    4月参观豫园书画善会举办之画展,初识该会会员吴昌硕、黄旭初、蒲作英、杨了公、马企周、程瑶笙、张善子、王一亭、汪冲山等名画家。

    6  参观上海美专二院师范科国画展,初识该校校长刘海粟、教授汪亚尘和上级生张书旂。

    8  在上海美专二院参观绘画展,并初识潘天寿、谢公展、许士骐等。

19243月参观江苏省第一届美展,见到了汪冲山、雷家骏、莫延禧、高剑父、贺天健、黄宾虹、钱化佛等名家作品,并识高剑父。

    9 入上海美专一年级,插班生,同学有张天翼、黄羲等。师从刘海粟、潘天寿;课余时常去画家汪冲山、程瑶笙、马企周等人家中干杂役,不为报酬,只为学画。王英瑜在《中央日报》上曾撰文说:“吾于子谷友十五年矣,以处之久,则知之深,而今可以言子谷矣。忆昔与子谷读于中学时,子谷画兰菊至勤。宣纸不易致也。毛边纸价亦不贱,而其作画勤,谓不经济,卒以裱芯纸代之,日辄二三十幅,同学笑为画痴,而子谷自若也。其后求学沪上,费用至为困窘。与之共赁小楼于永里,境愈困而志益坚。当其时也,人谓子谷可以舍此而从他矣。然而子谷以意诚,则行之明,谓此一时之厄,吾但以诚恒处之,吾艺必有佳境;故操丹青绢素如恒也。   

    19252月在徐园参观“时人书画展”,再读任伯年、吴秋农、颜若波、任立凡等名家之作。

    412月在校内外参观画展时,得识朱屺瞻、王济远、钱瘦铁、王陶民、杨东山、唐吉生等书画家;6月,上海美专举办全校美术展览时有多幅习作参加。

    19263  初识徐悲鸿及张聿光、唐家伟、关良、潘绍棠等画家。

    4月美专师生赴杭州写生,5月参加师生旅杭写生作品展。

    12月参加北伐革命,在林伯渠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第六军总政治部任美术干事。以笔为武器,随军转战南北,曾作《雪中从军图》,诗题:“北风瑟瑟透征衣,号角声声催战费騑,料得将军传檄日,血花并作雪花飞。”林老看后甚为赞赏,补题五言一绝:“万里长征人,怀才意不薄;于斯风景中,合赋从军乐。”

    1927年定居南京,任职于南京中央特委会。

    1928年经陈铭枢证婚,与北伐时的战友梅芳结婚。

    1929  参加“蜜蜂画社”(该社由郑午昌、王师子、张善子、谢公展、贺天健、陆丹林、孙雪泥创办),柳子谷为第一批参加之会员。

    1930  贤妻病故,子谷立下“金榜无名不再成亲”的宏愿,辞职专心攻读,埋头国画创作,开始了职业画家为主的生活。

    19312月~3  在南京与艺友周曙山等发起筹备首都白社,拟创办艺术刊物并被推为主编。办刊物,因未获有关部门批准,夭折。

    12月在南京市书画研究社成立时当选为候补理事。

    同月  在江苏省民众教育馆赈灾书画展举办期间,与吕风子、齐白石、徐悲鸿、秦仲文、张书旂、王东培、舒石父、龙铁岩、胡小石、张大千、肖方竣等皆有作品捐赠。

    19329  中国国民救国义勇军后援会第五次常会决定筹备名家艺术展览,与雷仲山、高希舜、尹天民、孙青羊、徐悲鸿、陈树人、徐承芳、唐三等为筹备委员会委员。

    19281932  与早已认识的张书旂、徐悲鸿同居南京。三人志同道合,经常合作遣兴。,一次,书旂画梅,子谷写竹,悲鸿补松并题句:“竹翠梅香松傲雪,岁寒三友各千秋。”随后,三人将此图复绘两幅,各存一纸留作纪念。悲鸿对子谷的作品十分赞赏,曾在子谷所作《雨竹图》上题道:“画到濛濛翠欲滴,先生墨妙耐寻思。”此期间,子谷受聘出任上海美专教授、南京美专国画系主任、教授,并常去徐悲鸿主持的中央大学美术系讲学、示范,为培养国画人才,经常奔波于宁沪之间。“金陵三画家”也由此被同道传为佳话。

    1933年江北大水,创作《忍听哀鸿》、《水灾图》、《流民图》等山水人物画,或借古喻今,或直面人生;如在一幅画面上题诗日:“斯岁辛劳一次空,浮沉泪海任西东;伤心瑟瑟秋声里,忍听哀鸿泣晚风。”在南京《新民报》陈铭德先生支持下,画竹义卖百余幅,所得悉数捐赠灾区,荣获当时救灾组织所授“急公好义”锦旗一面。

    4  援助义勇军书画义卖展在省民教馆举行时,与徐悲鸿、张书旂等都有作品参展(门券五元,可抽签得画一张)

    11月应徐悲鸿之邀,赴中央大学图书馆参观艺术科西画组旅杭作品画展,并作画竹示范。

    12  结识画家钱云鹤、王梦白。

    1934年在国民党中央党部任职并积极从事绘画活动。4月,在《艺风》(月刊)发表国画作品(风雨归村》、《一重寒树一重山》。

    7  《艺风》(月刊)所载《中央党部书画展览的观感》一文指出:“中国画以柳子谷的作品最为精彩……”

    12  在南京举行第一次个人画展,当地《中央日报》、《新民报》、《朝报》等由6日起对此逐日连续报道:“子谷作品,见者赞美,自党国要人、艺术巨子以至骚人墨客,交相称誉”;陈树人许为“六法璨然”;徐悲鸿评之“真气远出,妙造自然”;林森题赠“驰誉艺林”;于右任为之题词:“子谷绘山水,取法宋元,旁及百家,昔人谓与宋元人血战,岂不然哉。绘人物花鸟兰竹等物,理法、技巧、意境均能得心应手。识者谓,可以起近代之衰。诚非虚声。子谷勉之,国画可以兴矣。”推重之隆有如此。

    画展期间,前往参观并买画的有林森、张道藩、宗白华、徐悲鸿夫妇、陈立夫、谷正纲、梁鼎铭、夏斗寅、陈树人、朱培德、邵元冲、冯玉祥、何香凝、叶楚伧、柳亚子、高剑父、经亨颐、张书旂、张大干、梅兰芳,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日本总领事须磨等中外名士上百人。另有报载:“1210日为画展最后一日,参观者有蔡元培、何应钦、罗家伦、孔祥熙、方觉慧、张苇村、赵丕廉、李宗黄等千余人。何应钦、方觉慧、张苇村等各购画品,孔祥熙除个人定购外,并商得柳先生的同意,将非卖品《灾民图》购去,拟作为全国赈灾之用。”

    1935年陆续参加南京的诸多绘画展出;创作《后湖印象》

    415  南京《中央日报》称:“五州公园美术展览会,原定星期六、星期日开放两天,自得国画名家张书旂、柳子谷加入最近杰作后,深得观者欢迎,环立门外,围而窥视者,争先恐后,莫不以先睹为快,该会乃定今后,每日开放云。”

    同年秋上海市教育、社会两局联合举办柳子谷第二次个人画展。

    95日上海《时事新报》称:“名画家柳子谷氏,将来沪展览国画,并筹办国画之苑。按柳氏服务南京某最高机关,对于国画造诣甚深,取法宋元,旁及百家。去年曾在南京展览作品,甚得各界赞誉。兹闻柳氏应吴醒亚等之约,将来沪展览最近杰作数百件,届时定有一番盛况也。”924日,于右任、邵元冲、程天放、虞洽卿、王晓籁、居正、陈树人、钱新之、汪兆铭、李煜瀛、王陆一、王一亭、林康侯、戴季陶、杜镛、俞佐庭、吴铁城、褚民谊、洪陆东、吴开先、徐朗西、谷正纲、张寅、叶楚伧、张道藩等联名在上海报纸刊登《上海教育局社会局主办柳子谷先生国画展览会启事》,文中说:“柳君子谷艺术修养深渊,夙为艺林所推崇,市府教育社会两局为发扬我国固有文化,增进国人艺术兴趣起见,举行公开展览,特进一言为之介绍。其画展会场在大陆商场六楼622号,日期为925日起至29日止。”上海美术界代表人物刘海粟、朱应鹏、吴青霞、王一亭、徐郎西、陶冷月、谢公展、汪亚尘、张聿光、黄霭农、汤渔父、王师子、俞寄凡、丁念先、唐冠王、马企周等以及在沪政界之吴铁城、吴醒亚、潘公展、蒋百里、吴开先、程天放、郭顺等均一一到会参观。《申报》、《新闻报》、《晨报》、《新夜报》等逐日发稿报道展况及评论,如930日《申报》

所载消息《柳子谷画展第五日》,从中可见一斑:

    “昨日为本市教育社会两局主办之柳子谷画展第五日。是日适星期日,观众格外拥挤。记者前往参观时,人山人海,会场几有人满之患,可谓打破本市以前个展之记录。本市闻人王晓籁等亦前往参观,各定购多幅。又南京市党部常委周伯敏、青自报社长唐三、新京日报社长石信嘉、名画家吴公虎等,均由京赶来参观柳君个展,可知柳君艺术造诣之深。又闻该会应各界之要求,已决定延展期两日,至十月一日为止。”

    名画家胡藻斌在当时全国重点文艺评论刊物《艺风》(上海,1935年第3卷第11)对这次个人画展发表评述:“……展厅分两室,陈列作品三百余件……我到上海两年多,在个人画展中看得不少,伟大者只是柳一人;作品之多量和整齐,亦只柳人一人;在展览中订购者之多,亦以柳一人。’’

    同年另有作品送往印度、日本及东南亚参展。上海金城工艺社出版(子谷画存》第一集(山水册),由于右任写序;上海古今名画出版社印行子谷的彩色单画作品,供人收藏。

    同年上海《美术生活》第20期发表《水灾图》、《月竹》、《山水》等作品。

    1936年元旦与韦秀菁结婚,礼堂挂满名人的贺礼字画。如经亨颐的《水仙与竹》、徐悲鸿的《双骏图》、张书旂的《樱花白头》、陈树人的《兰石》、刘海粟的《荷花》、汪亚尘的《金鱼》、谢公展的《菊花》、胡藻斌的《鸳鸯》以及柳亚子、叶楚伧、蔡元培等人的贺诗、贺联,共40余件,遂成“贺婚书画展”。

    同年作《独酌》并题诗:“扪虫当时颇自奇,功名远付十年期,酒浇不下胸中恨,吐向青天未必知。”

    同年在国民党中央党部任职,因善书画而深得高层人士之关注,与之私交颇好。他曾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营救过中共要员。

    同年117  南京《中央日报》称:“吴君子青近邀艺术界友好,组织艺苑流通社。其目的在联络艺术界情感,促进艺术,而进观摩,计定于本月八日起至十五日止在中华路青年会大礼堂,举行京沪名家书画联合展览会。参加作家有于右任、王一亭、汪采白、周伯敏、柳子谷、梁鼎铭、张书旂、许士骐、谢公展等。届时欢迎各界参观云。”

    19374  在南京国立美术陈列馆举办的全国第二次美术展览上有《竹》、《独酌》等多幅参展。会后被收入《现代书画集》出版。

    同年4月~5  与艺友筹备,中央党部书画研究会展览会如期举行,展品有山水、人物、花鸟、金石、书法等。《中央日报》在“中央党部画展第二日”中说:“杨天化、柳子谷、杨贡三……等人作品,尤为观众所赏识,定出甚多,并有数人定一幅者,可见该会作品之名贵也。”

    19381940年应张治中将军之邀,同时兼任湖南通道及绥宁两县县长。到任后,励精图治。这两县地处湘西,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多民族散居深山老林。是年饥荒,画竹义卖赈灾,深受乡民赞誉,被称之为“板桥第二”。离职时,百姓沿途相送,有赠联日:“万家生佛千秋泽,一代艺人百里侯”、“板桥三绝诗书画,靖节一官归去来”。

    19401944年迁居湖南洪江,任赣才中学校长。其间,举办个人画展两次。

    1945年春为躲避战乱,迁居四川重庆。

    47  重庆《中央日报》称:“画家柳子谷来渝,拟办谷风艺术专科学校,并带杰作200余幅,将公开展览。”11日,方治在《中央日报》发表《柳子谷与其画》。文中写到:“子谷善画竹,谈画竹者,都会联想到他,知道他的,也没有不佩服他的写竹。其实他不止于画竹,山水、人物、花鸟等物无一不工。他的山水工力最深……《咏絮》、《风雨同舟》、《袁安卧雪》、《群仙祝寿》,各图都是精心杰构,工力深邃,虽古之马远、夏圭、唐寅、仇英亦不过如此。”画展于1316日在重庆夫子池励志社举行,用所得买房一处,开办了谷风画院,招生30余人。

    1946  与徐悲鸿重聚重庆。同年春末,携家返抵南京,谷风画院停办。

    19461947年在南京,任国民党中央党部专员,但经常作画会友,与陈立夫、陈布雷、于右任、邵力子、张灵甫等国民党政界、军界里善书画的头面人物多有来往,切磋技艺。

    19473  中华全国美术会主办之“现代美术习作展览会”在南京文化会堂举行,展品有徐悲鸿、齐白石、陈之佛、傅抱石、汪亚尘、柳子谷、陈树人、谢稚柳、赵少昂等名家的绘画300余件。

    19483  在南京文化会堂出席第十届美术节纪念大会。

    同年42  南京《中央日报》称:“画家柳子谷国画造诣极深,写竹尤其特长,技巧精妙,有画竹圣手之誉。柳氏前为发扬我国固有文化,拟办谷风画院,有精作200余件,原定出国展览,以国大盛会在京举行,将先行展览。”

    21  该报又称:“柳子谷画展昨在新街口社会服务处开幕,到有中委甘家馨、国大代表徐恩曾等六百余人。对柳氏所作《苍生霖雨》、《顶天立地》、《玉立婷婷》各图,备极赞誉,并有某西人购去柳氏雨竹、雪竹多幅。”

    25日该报又言:“柳子谷画展连日在社会服务处展览,原定本日闭幕。兹因国大代表忙于选举,多未获参观,特延展两天,定廿七日闭幕。”李宗仁知道柳子谷的作品多年来在党、政、军、艺、商的上层人士中颇有知名度,竞相收藏,得之为快,便及时亲临展览会,订购了非卖品以外的全部展品,以答谢支持他竞选副总统的国大代表。

    同年底张书旂基于子谷作品在海外颇受欢迎,便由美国来信邀他赴美。子谷考虑再三,决然未行,辞去公职返回故乡等待解放。

    同年上海出版的《中华民国三十六年美术年鉴》称:“柳子谷擅长国画,精于绘事……作品超特,颇得社会好评。”

    1949年举家迁居杭州,并举办个人画展。这是子谷解放后举办的第一次,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个人画展。

    1950年,经马寅初推荐,由杭州转东北任教,先落脚大连,任中学教师。

    1951  创作漫画《华尔街的两个伙伴》,刊在1951218日《旅大日报》上。在任中学教师期间,先后创作、发表数件反映少年生活题材的绘画。

    1952年为抗美援朝筹款,与朱鸣冈、罗叔子联展书画义卖,被中止。徐悲鸿由北京发函给大连有关部门,邀子谷赴中央美术学院讲学,也未成行。

    1955年在大连参加肃反运动,组织上给柳子谷的正式结论为“一般历史问题”。

    1956年被调赴沈阳师范学院美术系任教。

    1957年张书旂致函子谷:“弟病已人膏肓,此生回国已成绝望,至感痛苦!所能引为欣慰者,近来病中编写《画法入门》及《翎毛集》两书,现已脱稿,对后学掌握技法多少有点帮助,不日连同《书旂画集》寄回国出版,作为弟在世一番对祖国最后一点贡献也。《书旂画集》盼为写序。”辞恳意切,但因环境不允许,对此嘱托未能如愿以偿。

    19571959年,与满键合作《抗美援朝战争画卷》。

    1959年应林业部之邀赴北京作画,在京与傅抱石、关山月等名家相聚。

    同年转辽宁大学美术系任教。

    同年整理出《书法函授教材》、《子谷画竹》、《子谷画八哥》等教学课稿。

    1960年被调入辽阳鞍山师范学院,家仍居沈阳。

    同年创作了75米长卷《山村新貌》。

    1962年转调至山东艺术学院,迁居济南。

    同年应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的邀请,与全国著名的三十多位画家,赴青岛参加研究国画创作的活动。此时心情空前舒畅,其间,与王雪涛合作《草丛中的雏鸡》,与郭味蕖合作《 白绶带与竹》。之后,主办单位从三百多件作品中选出三十二件作品出版《国画作品选集》,柳子谷的《春雨》选人此集。

    19621966年在教学中鲜明地阐述了自已的艺术见解。其要点有:

    1·爱国主义、人道主义是一切正直画家的创作主题,作品应直面时代、社会和人生,力求三真,即景真、情真、理真。

    2·人品与画品的统一,是对画家个人修养的基本要求,画家必须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3·人生有限,艺术永恒。只有在地狱之门具有永不退缩的敬业精神,厚积薄发,才能叩开艺术之门。艺术上要靠功力。不要靠运气。成功的机遇只给那些有功力的进取者。

    4·高超的艺术是难学的,易学的多不是高超的。要知难而进。前人未走过的路要勇于探索。

    5·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裱统一,其中以“画”为主。中国画要重视笔墨,“运笔动态,用墨方法”是中国画的精髓。“神以“形”立,“形”以“神”贵。在绘画艺术上,提倡“诗情与画意结合”,雅俗共赏。

    19661978年未得机会发表作品和参加社会活动。

    1976年作论画诗:“艺术自然孰为美,江山如画画如真,来从生活高生活,人定胜天天逊人。”

    作论画诗:“潜移默化艺术好,灵魂改造工程师。”

    197911  哈尔滨松花江画廊对外展销美术作品。《哈尔滨日报》(29)载,展销品中子柳谷所作《雨后茂竹》引起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副会长中田庆雄先生的极大兴趣,他一再希望将子谷的全部作品运往日本展出。这是子谷作品在画坛销声匿迹约30年后的第一次公开亮相。

    1980年《中国新闻》发表了子谷所写遥寄台湾旧好的文稿《故园春色好,头白亦归栖》,还发表了记者的采访(老画家柳子谷近况》。同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爱国一家”栏目播发了子谷撰写的文章《怀念画师张大千》、《回忆好友张目寒先生》

    同年作自己的座右铭:“寻理应求水落石,争鸣不虑火烧身。”

    1981年应邀担任安徽皖南画院名誉院长。

    同年张大千托香港“山东同乡会”友人来济探望子谷并索画。

    同年  山东省统战部门将柳子谷肖像及作品印成彩色图片《画苑老翁忆故旧》,用于对港台的宣传。

    1982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艺术家辞典》,辑录了柳子谷的条目。

    1983年刘海粟夫妇应山东有关部门之邀来济南作客时约见子谷,并赠条幅一帧:“青山不老松长翠,雪压霜欺只枉然。”子谷送刘老《竹鸡图》,题词:“画祝海翁老师长寿。”

    同年  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柳子谷画选》。

    同年  《山东画报》、《大众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济南日报》等报刊陆续评介柳子谷及其作品。

    1985  山东电视台、辽宁电视台分别拍摄、播放专题片《柳子谷的绘画艺术》。

    同年为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玉山县志》题写书名并题词。

    同年  香港《文汇报》及澳大利亚《海外风》均发专刊介绍柳子谷。

    同年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解放军画报》、《解放军报》以及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及其他地方新闻机构,相继报道了柳子谷将《抗美援朝战争画卷》献给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的消息。该画卷被誉为“我国最长的、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反映战争历史的巨幅画卷”。

    同年作《巨松图》,画面题句“天欲坠,赖以拄其间”。

    同年挂历《柳子谷作品选》出版,《中国日报》等重要新闻文化单位陆续向柳子谷约稿,索画。

    1986年元旦柳子谷向边防将士献画的消息见报。

同月12  晚接见《解放军报》记者采访,畅谈两小时;午夜,安详谢世.享年85岁。

 

柳子谷先生谢世之后

    1987年《人物》杂志发表王晨先生所写长文《画家柳子谷》。

    1989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传记《画家柳子谷》。

    19901991年浙江、陕西出版的《美术家辞典》和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民国人物大辞典》均辑录了柳子谷的条目。

    199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柳子谷画辑》。

    1994年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柳子谷画辑》。

    1996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柳子谷遗作展并召开其作品研讨会,再次确认了他的历史定位;在济南举办柳子谷遗作展暨柳子谷谢世十周年纪念书画展,同时召开柳子谷作品座谈会。

    乔石委员长、姜春云副总理、邓力群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了遗作展;程思远、迟浩田、洪学智、肖克以及书画界名人关山月、廖静文、刘勃舒、亚明、张仃、孙其峰等分别为画展和作品题词;台湾的国民党元老陈立夫为遗作展寄来题词两幅:“艺成名高”、“永为世范”。台湾著名书法家陈大络为遗作展题词:“华国画家柳子谷”。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柳子谷画集》。

    朝华出版社出版大型精装本(英汉对照)《柳子谷书画辑》。

    《美术》、《美术观察》、《美苑》、《光明日报》、《济南日报》、《中国书画报》等报刊相继评介子谷先生。

    1997年玉山县政府拟在旅游区三清山筹建柳子谷书院。

    1998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山水卷》、《花鸟卷》均选有柳子谷作品,同年该出版社再版《柳子谷画集》;

    《柳子谷作品选》挂历出版;

    《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江西画报》等报刊分别介绍子谷先生;

    山东电视台拍摄专题片《画家柳子谷》,并于111722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同年  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柳子谷画竹课徒稿》

1999年《现代传世名画鉴赏》(红旗出版社出版)收录了柳子谷先生《抗美援朝战争画卷》(片断)和《花鸟》等九幅作品并作评介

:子谷参加的社团
 

 

 您现在的位置:艺术人生 > 生平事略  子谷相册  子谷著述  子谷年谱  子谷印章  电视片